投稿:一位老旅游人
旅游创业公司里的“尖子生”Klook又又又融资了。其12月7日宣布,新一轮融资为2.1亿美元。此轮融资由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领投,其他投资人包括:BPEA EQT霸菱、Atinum Investment、Golden Vision Capital、泰国开泰银行和大城银行等。
这轮融资并不令人意外,早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美元基金圈就有传言称,Klook会在今年下半年完成一笔2亿美元左右融资,并计划明年在纳斯达克上市,IPO规模在3至4亿美元。
其联合创始人王志豪今年也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已准备好随时上市,首选美国或者香港,但目前未有确实时间表。
然而面子光鲜的Klook,里子又是如何?
公开信息显示,这是Klook成立9年以来第7轮融资,其最早一轮融资是2015年经纬创投的500万美元。对于Klook来说抓紧上市为投资人解套,的确是一个必须提上日程的课题。
一般来说,美元基金多采用“7+2+2”的基金结构,即7年投资期,2年回报期,如果退出情况不佳,还可以再延长2年,差不多11年。如果经纬创投没有在后续融资中退出,至今也有8年光景。
Klook做的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境外目的地旅游服务商,主要以亚太为核心,通过旅游体验师事先体验并筛选、设计出各种不同的体验活动或者旅游行程,然后再推荐给不同需求的用户,为其解决一站式预订服务,主要包含玩乐、交通、住宿三大板块。
而随着这一轮融资公布,Klook也顺便秀了下业绩。其表示,公司年订单总金额达30亿美元,在今年实现整体盈利,已迈入稳健盈利的新阶段。至于盈利了多少,Klook并没有透露。
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与Klook相似的产品并不少,单纯的盈利状态及规模并没有实际意义。毕竟亚太区的公司和欧美地区的公司经营风格不太一样。
以同样做目的地旅游产品的TripAdvisor和Getyourguide为例,这类欧美公司喜欢坚持自己在每个产品上以及营销费用投入后的收益情况,佣金率通常是在25%左右,虽然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判断空间,但很少会大幅下降。
但亚太区公司就粗暴很多。融资——烧规模——再融资——再烧规模,已经是很多亚太公司雷打不动的创业风格,众多中国互联网新贵的成功,也让他们笃定互联网创业游戏就是亘古不变的赢家通吃。
Klook也不例外。这些年Klook整体的打法思路都是如何快速提升交易额。先是将精力集中在门票、车票等票券类的标准化产品上,用低客单价产品快速跑出交易额规模。随后收购惠租车,在包车和接送机类基础上弥补自驾车空白。
后来为了再度扩大交易额,原本对外说不碰酒店产品的Klook又加入了住宿类标品。同时包装一些标品在B2B方向再次高速拉升交易额。
反观Getyourguide的侧重点则是将精力放在碎片化产品组成的一日游产品上,因为这类不是特别标准化的产品,能带来更大的毛利空间。
一种是快速撬动资本,借弹药打闪电战。一种是稳扎稳打,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模式上的优劣对错很难评价,很多时候是时势造英雄。但值得探讨的是,当前的环境下,以及旅游目的地服务这一领域,能否依靠烧钱烧出壁垒?
首先,票券类产品,特别是景区门票产品,只能刷交易额,赚不到钱。哪怕算上营销费和返佣也赚不到什么钱。当年OTA的门票大战,B2B公司的补贴大战等结果早已论证过这个结论。而且优质大IP景区,核心诉求永远不是票务、分销解决方案。
其次退到酒店标品来看,这里的玩家Booking.com、Expedia、携程等等,不仅体积更庞大,还有强大的持续造血能力。简单来说,Klook手中的弹药在这个领域还不够看。
而最为致命的是,旅游行业这种天生低频的业务,靠烧钱烧不出巨型的流量聚合平台。一旦面对拥有高频业务的平台,向旅游行业渗透,应对起来会颇为吃力。即便强势如携程,在面对阿里、美团时也并不轻松。
显然,Klook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其试图通过与同为软银投资的东南亚网约车巨头Grab合作,来提供自身对用户的触达频次。双方合作后,Grab用户将能在其应用上预订本地及全球超过十万种旅行玩乐及服务。
但这也仅是退而求其次的方式,如果Klook自身无法加强中高频次业务,那么其终将失去成长为拥有独立客源、服务资源的行业巨头的机会。最终归宿无疑是被资本选择一个最优的方式整合掉。
拿到新一轮融资后,Klook也对融资资金进行了规划,但规划中并没有提及如何提高服务频次问题。其表示,资金将分配到三个关键成长领域。
首先,在产品创新方面,将进一步做深全球目的地供应链和服务,并新增各大城市通票,让旅客购买更方便的同时也能享受更高的折扣。
其次通过Klook Kreator社群联盟计划,扩大KOL和内容营销,透过真实的第一视角推进商品的传播和销售。
第三则是透过持续整合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创新,例如最新与Google Cloud的合作,运用AI强化内容,包括自动翻译、内容生成和客服聊天机器人。
简单来说还是用票务低价抢交易额。此外,增加产品真实性与强化客服也的确是Klook应该做的。因为,翻开社交平台关于Klook产品及客服的吐槽非常多。
有消费者称,在Klook上花近1500元订购烟花节首尔63大厦最佳烟花观赏位。结果取票点被交通管制,Klook客服电话又打不通。绕路到了63大厦,接待处称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看烟花活动,而首尔烟花节本身还是免费的。最终与Klook沟通,平台拒绝退款。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个智商税项目。首尔大厦类似于上海之巅这类景点,购买顶层观光券后,可以登上63展望台,俯瞰整个首尔市区。售卖的所谓63大厦最佳烟花观赏位,不是63大厦官方产品,而是人为包装的。真实情况可能是,服务商收了1500元,带消费者去顶层找个角度看会儿烟花。但一般来说,去63大厦瞭望台只需8000韩元,合40多元人民币。
这种产品能够出现在平台上,即反映出平台审核存在问题,也反映出平台从业人员本身就对产品不够专业。类似的产品问题还有很多。
有消费者在Klook上买到JR West(西日本旅客铁道)过期票;有消费者买了票提前申请退款,却发现隐蔽处有条款称不允许退票;有的景区门票甚至比现场购买还要贵;退款要走30天流程等等吐槽充斥在网上。
其中最多就是售后问题,联系不上客服、霸王条款、售后无门。
如此来看Klook资金的使用的确很有针对性。扩大KOL和内容营销的确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压下素人吐槽,重塑Klook产品形象,但是靠这些漏洞百出、问题不断的产品能承接住新的韭菜吗?而人工客服SOP流程及售后都没有玩转的情况下,“赛博客服”就能令用户体验拉升了吗?
显然,都是未知数。
但很明显Klook顾不了这么多,提升规模,快速上市才是它的首要追求。毕竟这个领域还有GetYourGuide、Tripadvisor、Yanolja、KKday、亚航数字App、携程、美团等公司虎视眈眈,在这些竞品面前,Klook还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壁垒及优势,唯一能做的也仅仅是把规模增速讲好。
封面源于摄图网。
闻旅派原创,作者:闻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nlvpai.com/75395.html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闻旅派删除,谢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