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开幕。据悉,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下,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海南博鳌文化创意研究院、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海南国际文创周将从4月11日至13日,共持续三天。
今年的“海南国际文创周”将以“共振·见微”为特色主题,深度聚焦城市主体和人才个体,在30+行业顶尖论坛和传统颁奖典礼(雪鹿奖、文创地图榜单、城市更新地图榜单、乡创地图榜单、产教融合地图榜单)之外,还增设了【中国超级旅游城市联赛】【首届闹海国际青年(VIBE)歪脖节】【文旅职通车】等多个创新板块。
图注: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旭
在“学历教育 VS 能力教育 产教融合催生文旅超级场所新物种/美好商业力”专题,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旭做了深度分享。
“文旅产业已经有大量人员投身教育,高校和学生都担心就业问题,企业家在为人才梯队、接班人所苦恼,政府领导都在担心家乡闲置资产如何盘,以上三大难题。是这个时代我们必须面对的。”
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多年来,王旭扎根于全球文旅产业研究,对一流世界IP和城市到底怎么操盘?王旭指出,每个顶级IP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所学校。“以迪士尼为例,作为文旅界的顶级航母,迪士尼为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在迪士尼乐园里面建了一所大学,哪怕这所大学占地面积非常小,也建立了跟各大顶级名校学分互换体系,这就是突破了边界围墙的学校,真正为这个产业培养人才。”
据了解,迪士尼学校的人才筛选机制与传统旅游企业有很大不同,其产业课程内容结合了表演艺术、艺术人文、科学技术和领导力创新,几乎涵盖了未来复合型人才的所有教学内容。“要知道,迪士尼每年只从中筛选5%成为迪士尼的员工,也就是说,余下未被选中的95%的人才,迪士尼输送到了全行业。”
对于设计在文旅产业的权重,王旭谈到,SMART曾搭建各类竞赛平台,只为让设计师重新回到创意的中心而不是边缘,因为建筑师本来是非常复合、非常有能力的领域,慢慢到了地产创新边缘地位、沦为产业链的下游,这显然与国际文旅产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王旭称:“实际上,我非常赞同千原彻也先生的说法,就是把设计工作师办公桌放在生产的中心链接一切,让设计创新的源泉能力影响不同的业态,他成为一个创新核心和风口,这个恰恰是我们看到的景象。”
创意设计的这种关键作用如何具象化呈现?原宿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杭州869在万科的社区商业顶层,众所周知,商业体的顶层往往最难招租,但869让作为杭州社区商业的万科顶层成为人流量最大的地方,甚至超过了下层商业业态,就是因为这里充满了年轻人创新活力,不断地在策展、论坛、做市集活动做节、IP、新媒体传播的场景,相当于“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一个流量入口。
基于此,王旭介绍,SMART希望未来文旅教育从局限于学校的系统,普及成为人人都有机会学习的系统。具体而言,SMART把园区闲置资产的场地跟高校在座的主理人链接成完整的系统,以龙泉实践为例,之前这个园区招商非常有招商挑战,SMART落位主理人以导师身份落位后,引入上百名年轻学生在这边创造内容,这形成园区第一个流量源泉,并来逐步迭代。通过一切的文旅场景皆成为教育场景的方式,同时解决了园区招商、内容问题,以及行业人才培养问题。
“每一个成功的工业遗产迭代背后,都包含有人才战略,他们解决了人才问题终于解决了整个场地园区的盘活问题。现在场景商业备受业界关注,但绝大多数项目可能缺失了人才这一环,恰恰就是这‘最后一公里’,让项目的‘见微’细胞难以为继。”
据王旭介绍,在产业端改造以外,SMART还联合了很多的高校,为地方的产业转型去培养新的人才,像株洲这类传统城市,原有的产业并不是文旅,但是在AI爆发时代,以城市转型为目标,文商旅会成为最大的就业蓄水池,SMART在这个领域培养足够多的创新人才,可以解决非标商业主理人的问题。
“其实不管原宿还是国内的很多商业小镇,都需要全时全季的运营策略,而且对于很多非标商业,普通用户跟商业无法运行,SMART教育跟市场端运营可以更加全面深度地结合,把时间和空间填充、利用起来。接下来,SMART与株洲清水塘合作的项目,之后可以为行业提供更多思考。”
因为研究过全球范围内的各大成功案例,王旭坚信,对于中国文旅产业进化而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其转型升级涵盖了长达20年的进程,有着鲜明的进阶特征,其在1.0阶段是在工业遗产的硬件改造。2.0则是关注人才创新。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是因为在2.0阶段当地发现,光改造硬件不管用,需要以长达十年的周期持续提升在地人才密度,解决方案则是想办法吸引全球的人才来解决问题。
“从1988年到1998年,这十年间鲁尔区发布了超过 120 个国际竞赛,设计人才或者复合型的设计人才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这些策划设计,也有大量的活动内容创新,在这里发生艺术、设计、商业,所有一切和人才的输送计划和造血计划是分不开的。”
又譬如日本的燕三条地区,据王旭介绍,该地区利用一个非常鲜明视觉标记,奠定了其在全球的地位,燕三条最鲜明的标志是由设计师带来的,但是在此之外,从工厂到工厂,从耕场到购场,整个城市区域就像一个文旅教育学校。
王旭介绍,在文旅人眼里,未来的AI时代反而文旅成为教育场景,只有真实场景下真题真做,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燕三条地区算是一个非常棒的社会性学校案例。
总结以上工业遗产的案例,王旭强调,项目本身是最好的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回到株洲清水塘项目,王旭给出了它的终极解决方案,即以人才为基石。SMART提前为项目注入设计、复合型人才。通过众多非标主理人的群策群力,围绕不同赛道新场景、艺术装置、新商业运营等,把沉睡的老工业遗产变成一个全新的文商旅融合发展高地。
“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新一代接受的教育正在从学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家长的观念正在转变,他们愿意为孩子的能力教育付出巨大的成本,因为能力才代表着确定性。”
王旭认为,当前大量的高校依然在培养超级工具人,这并不适配于强调创新驱动的文旅产业,而SMART旨在培育超级个体,每一个非标主理人,他们在半年时间内获得的设计、传播、管理、运营、视觉等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将超过在传统院校学习四年时间的成果。
“我们确信,SMART搭建的这样的一个产教融合产品模型,能够把场地方、高校方主理人非常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共同构建新时代文旅产业创新教育的系统。希望大家能够加入这个系统里面,发布你的信息,找到你想要的人才和老师,可以预见,未来很多的教育可能不会发生在校园内,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文商旅载体上。所有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边界的教育,是我们对于教育下一个十年的憧憬。”
以上内容均由海南国际文创周活动现场演讲整理
闻旅派原创,作者:Ariel,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nlvpai.com/80007.html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闻旅派删除,谢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