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开幕。据悉,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下,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海南博鳌文化创意研究院、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海南国际文创周将从4月11日至13日,共持续三天。
今年的“海南国际文创周”将以“共振·见微”为特色主题,深度聚焦城市主体和人才个体,在30+行业顶尖论坛和传统颁奖典礼(雪鹿奖、文创地图榜单、城市更新地图榜单、乡创地图榜单、产教融合地图榜单)之外,还增设了【中国超级旅游城市联赛】【首届闹海国际青年(VIBE)歪脖节】【文旅职通车】等多个创新板块。
图注:中共苍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邱智强
苍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邱智强在“一县一品 县域路演专场——县域经济协同发展主题对话”主题论坛上以“168黄金海岸链路成景——文旅赋能县域发展的苍南路径”为题,对苍南县文旅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推介。
苍南168黄金海岸线作为一条串联28个村庄、31个天然沙滩和84个海岛的海岸公路,在过去两年间实现了从默默无闻到温州旅游“榜一大哥”的华丽蜕变。这条全长168公里的海岸线,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创新发展模式,成功带动县域旅游人次从1200万跃升至2100万,成为全国旅游公路发展的典范。邱智强坦言,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三大核心策略。对此,他进行了详细阐述。
首先,是规划先行。苍南县政府深谙规划先行的道理,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聘请全球顶尖的AECOM规划设计团队,对沿线资源进行系统性梳理。这种高起点的规划确保了项目开发既充分尊重自然禀赋,又能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通过科学规划,明确了核心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边界,为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精准指引。专业的规划思维,避免了盲目开发可能带来的资源破坏,为项目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是运营前置。在开发过程中,苍南创造性地提出了“不运营不建设”的理念,将运营思维前置到规划建设各个环节。针对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项目摒弃了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转而聚焦存量资源的活化利用。通过培育在地主理人群体,成功打造了一批极具特色的非标产品:34家网红咖啡馆、250余家精品民宿,以及华正文旅等特色业态的入驻,为海岸线注入了持续活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创新采用“产教融合”模式培育本地主理人,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保留了地方特色。政府部门则扮演资源链接者的角色,为主理人提供设计、品质提升等专业支持,形成了良性的产业发展生态。
最后,是创新传播。苍南构建了“官方背书+社交种草”的传播矩阵。一方面,通过央视24次报道、新华网《地标里的中国》专题等权威媒体背书,建立品牌公信力;另一方面,借助社交平台和网络大V的影响力,在年轻群体中持续种草。精准把握“五一”、暑期、“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打造了一系列爆款话题,去年“十一”期间更是创造了10亿级的文旅话题热度。
“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168黄金海岸线已成为首批国家旅游公路和全国农村路发展的典范。目前,沿线尚有900多亩存量土地和十余处储备物业待开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邱智强表示,未来,苍南计划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引入更多民宿、营地、咖啡馆和旅游美学项目,持续提升游客体验。
以上内容均由海南国际文创周活动现场演讲整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