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开幕。据悉,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下,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海南博鳌文化创意研究院、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海南国际文创周将从4月11日至13日,共持续三天。
今年的“海南国际文创周”将以“共振·见微”为特色主题,深度聚焦城市主体和人才个体,在30+行业顶尖论坛和传统颁奖典礼(雪鹿奖、文创地图榜单、城市更新地图榜单、乡创地图榜单、产教融合地图榜单)之外,还增设了【中国超级旅游城市联赛】【首届闹海国际青年(VIBE)歪脖节】【文旅职通车】等多个创新板块。
从江乡村振兴文旅顾问,主题旅居创始人,红与蓝文化合伙人韩永坤
作为一个“跨界”能手,从江乡村振兴文旅顾问,主题旅居创始人,红与蓝文化合伙人韩永坤先后从广告人变成互联网投资人,投资餐饮又变成非遗人,后来又成为农文旅业者,最后才是民宿人。一路角色的转变,用他的话说,但凡有一个行业能赚到钱,我也就不用再跨界了。玩笑归玩笑,正是这样丰富的职业履历和创业经历才让他积累了比别人更多的经验,才会有更广阔的视野。
如何把自己这些经验和故事让更多人知道,他说:“在一个县垂直做一件事,并且找到新媒体为切入口,再尝试一种新的可能,虽说是从一个县开始做,但从江这样成功案例已经说明,手机就是新农具,数据就是新农资,直播就是新农活,其实就是把文化给放大了。”
韩永坤把分享主题聚焦在民族文旅IP复兴。在他看来,因为不管主观上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短视频就是在重构这个世界,每一个文化DNA其实都值得被解码为超级IP。
而且IP和网红不是一回事,能红不意味着就是IP,IP应该是流量加品牌,需要信任度和黏性,更需要有观点和记忆点。对于个人以及文旅城市来说,都有机会,也是文旅IP复兴觉醒年代要做好的课题。
第二个问题,什么时候做流量?风口永远都在,当流量泡沫褪去,IP才是无论是个人还是文旅产业的“诺亚方舟”。但如何把一个地方的IP故事讲好,第一点一定要聚焦,第二要借势。特别是在做IP成为必选项之后,能引来流量的就要敢于尝试。现在很多人做账号也不请专业班底了,因为更容易从自己的反差做起来。拿起手机就有机会。
所以他把去乡村做新媒体这事儿叫作去“发枪”,拿起手机“武器”就已经握在手中了。
同时他还列举了“冰姐扒书”、石榴小院、蛋接创业、蓓香夫人等案例,只要找准定位,聚焦特色,形成IP影响力和价值的路径有很多。
文旅 IP的黄金三角就是文化基因、传播裂变加商业转化。比如丁真门爆火背后,都是遵循的这套底层逻辑。如果要对这个黄金三角做优化,应该加上一条时代情绪。素人IP、地域符号、时代情绪,包括村超、村BA,都有情绪价值的影子,而且就是因为踩中了时代情绪,才能运营得如此成功,但凡这类案例的亮相时间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可能都难实现现在这样的爆火出圈。
在提到从江时他也特别讲到,因为它确实是中国最后的民族文化基因库,秘境中的秘境,拥有很多少数民族,并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些元素就是从江可以做IP、做流量的优势。
一个情况是这些被保护很好的文化,展示在抖音火起来,还会被攻击卖惨、演员造假,这让了解真实现状的他很生气,这些人敢于做新媒体,做传播,其实是在传承文化,推广从江这件事不仅仅是做IP,更是在唤醒沉睡千年的文化图,他只是负责亮出来。
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把从江作为免费做营销培训的一个试点。而且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为本地培养了三拨人才,又直播点燃文化又娱乐,解码传统又传播重构认知。“从品类大省到品牌强省,中间只差一个超级IP的距离,其实就是做品牌升级,所以我们也说我们要干左手流量、右手品牌的事情。”韩永坤如是说。
他运营的“老韩说文旅”账号4个月涨了20万粉丝,所以他才敢说文化朋友圈不需要套路,只需要真诚地野性生长,把自己活出来就行了。而且想火就别怕被骂,被“网暴”就是火了之后的“福利”,要接受这件事情,摆正心态。
希望每个人都不要去做时代的观众,来做自己文化IP的导演,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别人是不知道的,这就是可以做的切入口。做自己个人IP也好,做城市也一样,就是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就做差异性。而他也不想说去做赋能的事,只想去做唯一的事情。
以上内容均由海南国际文创周活动现场演讲整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