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于4月11日—1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盛大举行。
今年“海南国际文创周”以“共振·见微”为特色主题,深度聚焦城市主体和人才个体,在30+行业顶尖论坛和传统颁奖典礼(雪鹿奖、文创地图榜单、城市更新地图榜单、乡创地图榜单、产教融合地图榜单)之外,还增设了【中国超级旅游城市联赛】、【文旅职通车】等创新板块,规模空前。
4月13日上午,公益专场“共振·见微 海南国际文创周主论坛”成功举办。作为新时代文旅的重要载体,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对再造城市的文化附加值,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届主论坛关键词聚焦在“共振·见微”,就是希望能汇集文旅产业资源,召集各领域专业嘉宾,从多元角度由小见大,探讨各行业为文旅赋能的潜力、方法与实践,助推文旅行业高质量前进,探寻文旅破局“最优解”。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党组书记柳斌杰致辞时表示,海南国际文创周的举办不仅推动了海南的文旅发展,也像星星之火在神州大地上燎原,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几年有突破性的发展,像长安三万里,数字敦煌等作品惊艳世界,今年短视频行业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000亿,哪吒票房创150亿新纪录。
DeepSeek系统应用震惊全世界的同时,也把文化创意产业推到新阶段,文化创意想要超越人工智能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靠优秀人才的智慧、灵感和理性创造力开发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创、新作品,这也是文创发展制胜的法宝。
海南省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春华
海南省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春华致辞时提到,海南国际文创周通过持续创新,跨界融合与国际化视野已成为三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引擎,不仅搭建了资源对接与人才集聚的平台,本土文化的IP的挖掘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助力三亚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旅目的地。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政策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三亚正积极出台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诚邀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共同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文化自由高地,在自贸港建设中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钰
人文经济是一个新概念,在学术界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钰在演讲时就提到,国潮是中国文创产业发展非核心的引领性概念,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一时跟风,而是不会退的潮流风尚。
且在2019年时候他就提出过三个判断,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也是国力之潮,更是国运之潮,如今国潮更是跟消费直接相关,变成了一股经济之潮,社会之潮。从人文经济视角来看待国潮发展,更是可以提供人文效率,提升人文效用,形成人文公共品,这些都会反向渗透到文化与产业发展之中去,创造新的价值。
湖南省张家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吴文海
湖南省张家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吴文海在谈到“打造全球入境旅游新标杆”这一话题时提到,唯有洞察文旅变革的细微脉络,方能在世界浪潮中锚定中国文旅的独特坐标,让世界游客从观众变为主角,从游客成为风景,面对全球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文旅人肩上的责任重大。
为此张家界将锚定入境旅游标杆城市从三个方面持续深耕,以极致体验增强吸引力,深挖在地文化特色,推动科技和文旅深度融合,用多巴胺经济激活消费,以情绪共振重构产品逻辑,不断增添张家界的精神和韵味,着力建设天空之城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发展休养、体养、疗养、医养四位一体的康养度假旅游业态。特别是打造文创周旅创周创新项目集聚区,创新丰富体验式、多元化融合化的新消费场景。
海南国际文创周创始人、SMART度假产业平台秘书长王旭
在谈及今年海南国际文创周关键词“见微”该如何理解时,海南国际文创周创始人、SMART度假产业平台秘书长王旭将其解读为在不确定性中锁定确定性。他提到三个词:基因、菌群、多巴胺,将这三个词一一对应到文旅产业生态发展时就会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第一是创始人基因,创始人如何是决定企业发展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面对抉择、困境的时候,基因会影响创始人判断;第二是文旅“菌群”,也就是文旅生态,虽然大家都在提,但是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值得好好研究,海南国际文创周就是在促进“菌群”的活跃,行业之间与企业之间的链接;三是用多巴胺视角去思考一个产品会吸引人,该如何去触动文旅产业的痒点、痛点、爽点,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提升客单价等,学会用这个视角去看待问题,每一个文旅人都可以是洞察高手。
悠所黑科技度假创始人、悠所摩旅酒店&悠所国际驿站主理人李少英
悠所黑科技度假创始人、悠所摩旅酒店&悠所国际驿站主理人李少英演讲时表示,交通旅游战略不应该只是“交通+旅游”,应该结合在地文化以及模式,除交通功能旅游化,旅游功能便捷化,交旅产品共享化这三点外,还应把传统的交通变成经济命运共同体。以悠所打造的彭州世界自驾游集结地为例,这里是通向川西的连接器、户外运动的发源地、公路玩家的聚集地以及国际交流的会客厅。悠所的理念是不只要做国际化的东西,更要植入在地文化,用公路文化致敬非遗,用创新体验焕新巴蜀之光。
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汉语桥俱乐部开罗站副主席刘正曦
作为来到现场参会的国际友人,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汉语桥俱乐部开罗站副主席刘正曦从他的视角分享了他眼中的“CHINA”,以及中国该如何更好地与世界对话。随着去年中国免签政策的不断松绑,中国在国际的形象与之前已经有很大变化,国际对于中国的专注,哪怕是很小的事,也会表现出兴趣。这对扭转外国人,特别是亲自来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十分有益处。中国人的思维与外国人还是有很大不一样,特别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喜欢的内容形式也都“高大上”,但想让外国人更好地懂中国,讲好中国故事,还是得好玩,好玩是“拿捏”外国人的关键。
「宿集营造社」召集人夏雨清
作为已经与海南国际文创周相伴六年的一位民宿领域创业者,「宿集营造社」召集人夏雨清在分享时提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每次活动都会被问,民宿是不是不行了,未来十年是不是还会有民宿。面对这样的问题,他更喜欢用日本温泉旅馆的发展与中国民宿的未来做参照。日本温泉旅馆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其间也有过很多旅馆倒闭,但这并不影响这个业态的持续向前发展。所以民宿行业不会死,做不出好产品的才会死,所以民宿行业还有机会,如今更是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民宿业态的价值和机会只会更高更多。关键还在于要做好产品,做好服务,让客人随便来不踩雷。
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Co.,Ltd. 商品开发企划部负责人梅泽丰德
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Co.,Ltd. 商品开发企划部负责人梅泽丰德介绍了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Co.,Ltd. 正在运营的新业态,即在经营蔦屋书店及连锁店的基础上,叠加新业态,比如打造共享空间等。现阶段,还增加了众筹和代理店,在专有的展台体验众筹商品,并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商品介绍。而众筹平台是商品进入日本市场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配有相应的线下推广等。Convenience Club Co.,Ltd. 作为日本总代理将向日本其他商业形态进行批发零售,帮助企业开发和提升品牌价值。
随州银杏谷旅游度假区发展社社长徐建军
随州银杏谷旅游度假区发展社社长徐建军分享时先阐述了两个基本逻辑,其一,将文旅产品的产品结构和文旅行业的用户习惯放入自己的项目中,就能明确自己的行为方向;其二,根据用户习惯,明确自己的产品属性。同时,他还以银杏谷的运营机制为例,分享了景区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银杏谷作为一个两百平方公里的度假区,包含了裸心谷、大乐之野及银杏谷景区等业态,但是缺乏将这些业态统一协调发展的机制。为解决这一难题,他提出把银杏谷政策权与运营权、投资权分开,三权分立,互不干预。因此,成立了银杏谷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社,最大限度保护好银杏谷的五百万棵银杏树,同时帮助在地村民致富,提升银杏谷的IP价值。
北京昌平文旅集团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专班负责人付子翀
在活动现场带领大家“穿越”空间距离感受昌平的美,北京昌平文旅集团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专班负责人付子翀介绍道,昌平是北京城的北境之光,从风景到人文到古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她提到,如果八达岭是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居庸关一定是让游客心跳加速的附加题,居庸关还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称呼,在这里居庸关的台阶可以说真的让健身教练认输,登上烽火台的那一刻就会真正理解什么叫会当凌绝顶,每年四月份的居庸关还会施展魔法,当列车穿过满山雪花时,连钢铁直男都会忍不住吟诗。最后,她将昌平的美总结为:北京以北,昌平最美。
除现场嘉宾的精彩分享,本场主论坛还进行了“2025张家界全球旅游业创新周发布仪式”、“湖北联投签约仪式”“产教融合签约仪式”等重磅环节,不仅从理论上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共享经验,更从实际促合作的角度,产出了丰硕成果。
已经连续举办六届的海南国际文创周已经是文旅产业的“世界之窗”,不仅能展现着行业前景、人才密度以及发展高度,聚集着大批头部企业和领导人群,还能通过这些能量的不断迭代、更新,海南国际文创周得以成为“文旅菌群”滋生的“最佳场景”,链接起无限裂变的产业资源拓扑网,持续促生出新的合作样态。
包括“共振·见微 海南国际文创周主论坛”在内,本届文创周将用一场3000人规模的十强城市主场对话、三十余场城市战队生态分享、多场政府-业界对接闭门交流营等多维度多场景内容,让各方参与者全领域、全天候、全场域地与最前沿的文旅内容共振互联。
以上内容均由海南国际文创周活动现场演讲整理
文章评论